空地協同,快速建模|無人機協助南京大型城市綜合體火災救援

2022 年 10 月,江蘇南京一大型商場突發火災。接到報警后,當地消防救援支隊立即趕赴現場,操控無人機升空俯瞰火場,持續監測火情,并借助無人機熱成像畫面引導高噴車精準滅火,爭分奪秒救災。


大型城市商業綜合體火災現場

大型城市綜合體突發火災

滅火難度極大


現代大型城市綜合體,集購物、娛樂、餐飲等功能于一身,建筑面積大、儲貨量多、人員密集,給人員疏散、滅火救援等工作帶來了更為嚴峻的挑戰。此外,城市綜合體多為結構性建筑,樓梯縱深長,內部商鋪墻體以硬質結構居多,煙氣難以排出,長期以來都是城市消防救援的一大難題。


發生火災的商場面積約 6 萬平方米,主樓 5 層,內有一千多家店鋪,存放家居、服飾等眾多可燃物。加上內部結構復雜,有電梯井、管道井等豎向管道,上下貫通,起火后易形成“煙囪效應”,火情迅速蔓延,滅火難度極大。


火情迅速蔓延

為科學高效地處置災情,當地消防隊伍使用經緯 M300 RTK、經緯 M30T 及 DJI Mavic 3 行業系列等多款無人機,為本次救援的初戰、災中及災后提供全程救援保障。



多款無人機保障火災救援


無人機即時回傳影像

助力快速偵察和火情研判


為快速獲取火場全局態勢,消防人員抵達現場后,立即在開闊、無干擾地帶建立無人機起降點,操作無人機升空對火場進行環繞拍攝。


無人機拍攝關鍵方位全景圖,并實時回傳視頻及圖片,保證前后方指揮部的通信暢通,指揮部得以快速掌握火勢、蔓延方向、消防水源等信息,精準判斷險情,確定下一步舉措。



無人機拍攝的畫面實時回傳給指揮部


首次創新應用

無人機與高噴車搭配,輔助精準滅火


在滅火救援中,精準判斷火點是滅火進攻的重中之重。但由于該樓體結構復雜,且建筑外墻與大量濃煙阻隔視線,難以找到火點。


為此,救援人員使用 M30T 無人機的紅外熱成像相機,通過點測溫、區域測溫等功能高效排除煙霧干擾,精準定位、標記火點。



M30T 紅外熱成像相機監測火情


無人機與高噴車空地協同作業,是消防救援的首次創新應用,助力精準滅火,提高滅火效率。



無人機與高噴車空地協同作業

災中建模標注

二三維及熱成像建模,輔助指揮調度


滅火作業從白天持續到黑夜。為充分了解火情,優化作戰力量部署,指揮部需要獲取現場的實時信息。


消防救援人員操作經緯 M300 RTK 無人機搭載禪思 P1 相機,開啟火場二、三維應急建模工作,并利用 Mavic 3T 持續對受災區域進行熱紅外建模,同時上傳至無人機管理平臺,實現多端共享。


二三維及熱成像建模

基于模型,指揮部建筑專家對火災現場進行長度和面積的測量及標注,指揮部合理部署現場救援力量,穩步推進商場外立面破拆排煙及高噴車調度工作。


經過全體消防指戰員的緊張撲救,當晚 23 時許,明火基本被撲滅。


基于模型進行測量和標注

災后監測與復盤

20 小時不間斷監測,模型比對追因溯源


為防止復燃及其他意外發生,在余火看護階段仍然需要持續巡查、提高警惕。消防人員使用多臺無人機交替巡查,實現了 20 個小時不間斷的高空監測,指揮中心隨時查看無人機畫面,研判災情。

無人機巡查余火情況


同時,得益于無人機拍攝建立的模型,調查人員在災后復盤中能更清晰地了解事件全貌。通過模型比對功能,可對比火災前、中、后的場景,分析誘發火災的原因,加強同類風險的防范預警。




通過無人機管理平臺

消防人員可直接查看不同時期的模型


回顧本次救援,共使用 15 架無人機,作業 80 架次,累計完成 1.6 平方公里的二、三維模型建模,累計巡檢超 10 平方公里,發現陰燃點 12 處,配合無人機管理平臺實現了高效的數據同步,為指揮決策提供豐富的信息支撐,有效提升救援效率。


在火災救援中,無人機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當前,隨著技術創新及數字消防建設的不斷深入,大疆機場 2 成為了防滅火救援中的新生力量。


大疆機場 2 結合智能接處警和無人機管理平臺,可大幅前置災情偵察,為消防“一短三快”初戰機制改革提供空中支撐。同時,通過大疆機場 2 與消防救援指揮車的組合應用,可充分發揮機場的應急部署能力,實現空地跨區域協同,為科學救援、高效消防夯實基礎。

分享到:
點擊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