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場站驚現“空中巡檢奇兵”,智能運檢強勢升級!

新能源場站的“無人機變革”:從不敢飛到智能巡檢

在中廣核(湖北)新能源投資有限公司的大新光儲電站內,20多萬塊光伏組件如同梯田般連綿鋪展,一刻不停地為電網輸送著清潔能源。每天中午,場站最為忙碌,巡檢人員會借助無人機,對光伏組件和輸電線路展開例行巡檢,以此確保輸電設備安穩運行。

中廣核新能源湖北公司檢修中心副主任董超介紹道:“現在,無人機巡檢對我們來說早已輕車熟路。和過去人工巡檢相比,它的優勢太明顯了,效率高還便捷。放在幾年前,根本不敢想象能有這樣的變化。”

從大飛機“不敢飛”

到小飛機練手“嘗甜頭”

時間回到2018年底,中廣核新能源計劃推行無人機智能巡檢,湖北公司率先組建巡檢隊,引入相關技術。但面對大疆經緯M600六旋翼飛行平臺這個“大家伙”,巡檢員們卻打起了退堂鼓。

他們毫無操作經驗,擔心操作失誤造成損失,覺得用相機、望遠鏡巡檢更靠譜。甚至有巡檢員直接找隊長提出離職,直言這份工作看不到前景。

大疆行業無人機經緯M600

關鍵時刻,董超提出新思路:“既然大飛機難操作,我們還有小型的精靈4 RTK無人機,不妨先從它入手。”沒想到,試用一段時間后,巡檢員們對這個“新伙伴”的表現贊不絕口,紛紛主動要求操作。


精靈4RTK巡檢桿塔

原來,湖北地區的桿塔多在山區,巡檢難度極大。人工巡檢不僅道路崎嶇、線路漫長,而且成果質量難以保證。夏天戶外作業,工作人員還容易中暑,被蛇蟲咬傷的風險也很高,效率更是低得可憐,一天最多只能查十幾個桿塔。


人工巡檢桿塔需要翻山越嶺

精靈4 RTK無人機投入使用后,徹底改變了這一局面。它不僅能快速定位導線、插銷等故障點,還能代替人工前往危險區域巡查,既提升了巡檢效率和質量,又保障了人員安全。

大飛機“上班”更勝一籌

場站智能運檢穩步推行

小型無人機的成功應用,讓場站堅定了探索更先進技術的決心。2020年,大疆推出旗艦級無人機經緯M300 RTK,憑借出色的飛行性能、長續航能力和高可靠性,迅速成為行業焦點。中廣核新能源湖北公司第一時間采購了3臺。

經緯M300 RTK一組電池就能巡檢5 - 6個桿塔,它配備的高清可見光和熱成像相機,能快速發現設備隱患,極大提升了工作效率和作業體驗。


工作人員使用經緯M300RTK開展巡檢

除了桿塔巡檢,團隊還將無人機應用范圍擴大到光伏、風機等新能源設備。

中廣核新能源湖北公司檢修中心巡檢隊負責人劉光成表示:“光伏區面積大、組件多,以前靠人工手持熱成像儀巡檢,既費時間又耗精力,而且只能抽樣檢查,覆蓋范圍有限。現在有了無人機,光伏板上的積雪、鳥糞、石頭等異物,還有熱斑的細微變化,甚至場站里的煙霧火焰、設備溫度異常,都能被精準檢測并及時預警。像這里顯示的條狀亮斑區域,就意味著溫度異常,很可能是二極管出了故障。”


無人機熱成像相機 識別光伏二極管故障

過去,風機巡檢主要依靠望遠鏡觀察、吊籃作業,或者人工聽聲判斷葉片是否有缺陷,效果一直不理想。劉光成無奈地說:“光靠耳朵聽,根本發現不了葉片的問題。”如今,無人機輕松解決了這一難題,能精準捕捉葉片上的裂縫、腐蝕等細微問題,大幅提高了巡檢的準確性和效率,及時排除隱患,避免造成更大損失。


無人機巡檢風機

在湖北公司近30座新能源場站,一臺搭載禪思H20T的經緯M300 RTK,2天就能完成過去4人一個季度的工作量,為場站設備的安全穩定運行筑牢了防線。

數字化建模自動化巡檢

場站不斷引入新技術

想成為優秀飛手并非易事,“炸機”就是一道繞不過去的坎。劉光成回憶:“第一次‘炸機’時,大家都慌了神。后來檢查發現,是起飛前套筒和旋鈕卡扣沒擰緊。”

為降低“炸機”風險,團隊把安全作業放在首位,每次起飛前,飛手都會對無人機關鍵部件拍照留存;同時,還將實踐經驗整理成作業指導書,供團隊成員學習。

隨著無人機技術不斷進步,三維重建、自動化作業等技術在巡檢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團隊陸續引入禪思P1全畫面相機、禪思L1和L2激光雷達負載,借助大疆智圖三維重建軟件,對光伏場站、風電廠進行數字化建模。


場站使用禪思L2進行三維建模

董超分享了一個案例:“之前有個場站,兩基塔之間頻繁跳閘,人工多次排查都找不到原因。用無人機巡檢定位后才發現,原來是桿塔附近導線散股下垂,靠近了另一條導線,只要遇到刮風、下雨或覆冰天氣就會跳閘。無人機找到問題關鍵后,跳閘問題就再也沒出現過。”

健全智能運維流程

數據閉環促進消缺到位

無人機巡檢雖然提高了效率和質量,但也給隱患處理帶來了新挑戰。運維人員面對大量問題,分身乏術。

為此,團隊開發了智能運檢系統,利用智能算法分析異常情況,劃分缺陷等級;系統還能快速鎖定隱患位置,抓取相關畫面,現場人員通過app就能完成核查和處理。

董超解釋道:“我們根據缺陷等級采取不同處理方式,形成巡檢、消缺、復核的閉環管理,有效減輕了運維人員的負擔。”


軟件平臺智能分析設備缺陷

湖北公司不僅實現了區域內光伏場站、風電廠的智能運維,還將技術向外輸出。他們支援河南公司進行桿塔和風機巡視,參與廣西六林沖風電場、陜西榆林風電場的線路巡檢工作。

憑借過硬的技術實力,湖北公司巡檢隊連續兩屆在中廣核新能源無人機技能比武競賽中奪冠。不少其他場站聽聞后,紛紛前來取經。


開設培訓班賦能更多場站

為了讓更多場站掌握無人機巡檢技術,團隊成立了新能源無人機實訓基地,開設設備操作、航線規劃、數字建模等課程。

近年來,隨著數字化、智能化技術的發展,場站引入了大疆機場無人值守作業平臺。操作員只需遠程規劃航線、下達飛行計劃,無人機就能實現高清直播巡檢和智能診斷,減少了人工現場作業,有效降低了運維成本。


場站引入大疆機場設備

董超感慨道:“從一開始不敢飛,到現在能遠程智能巡檢,無人機給能源巡檢帶來了天翻地覆的變化。我們既然選擇了能源行業,就要把工作做扎實,相信依靠科技,智能運維的道路會越走越寬廣。”


分享到:
點擊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