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布局25座大疆機場,織就城市低空消防“智慧天網”

在東海之濱、媽祖故里福建莆田,一場科技與安全深度交融的變革,正重塑當地消防格局。


自2023年起,莆田市消防救援支隊攜手其他低空應用單位,部署25座大疆機場,規劃超50條常態化自動巡航航線。這些航線覆蓋主城區及周邊超500平方公里區域,將城區空中消防響應時間壓縮至2分鐘內,一張守護城市消防安全的“智慧天網”就此鋪開。



莆田市消費救援支隊指揮中心


統一調度,提升消防管理效能         


莆田新老城區交錯,城市消防管理存在“響應遲緩、盲區多、處置困難”等問題。為此,莆田市消防救援支隊在固定點位部署大疆機場,并接入司空2平臺統一調度,實現轄區全方位覆蓋與消防高效響應。



司空2多路直播固定點位情況          


在司空2平臺后臺,指揮中心能實時查看多路無人機巡航畫面,還與119接處警系統、交通監控緊密聯動。每日,無人機自動沿50余條航線巡查,借助智能算法精準識別消防通道被占、違規用火、道路擁堵等隱患,隨即平臺快速向責任單位派單,推動問題高效解決。“一屏觀全域、一網管全城”的模式,讓莆田消防管理效率提升40%。         


晝夜巡查,保障消防通道暢通     


“消防通道被占”曾是莆田消防救援的一大難題,如今大疆機場化身“空中哨兵”予以破解。指揮中心在早午晚高峰及夜間9點半,定時發起防火巡查任務。無人機沿3條規劃航線飛行,40分鐘就能完成半徑7公里區域的一輪巡查。   



定時防火巡查任務路線規劃圖


白天,無人機重點排查綜合體、醫院等人員密集場所消防登高面的違規占用情況;夜間,則聚焦老舊小區車輛違停堵塞消防通道問題。通過實時回傳的高清畫面,指揮中心迅速定位問題,聯動交警處置。



某醫院消防登高面被違規占用拍攝回傳圖片


2024年12月,無人機在主城區夜巡時發現車輛占用消防通道,拍照取證并推送至“消防交警聯動群”,轄區交警5分鐘內趕到現場清理,確保消防通道時刻暢通。



無人機發現車輛占用消防通道          



無人機拍照取證后


違停車輛被及時處理


火情突發時,無人機即刻偵察救援道路路況,為消防車規劃最優路線,還能通過喊話器疏散擁堵車輛。相比傳統“鐵騎護航”,這一方式效率提升超50%,真正做到爭分奪秒。



救援道路實施偵察,規劃最優行駛路線         


高效響應,助力火災撲救行動       


在消防救援中,“快”至關重要。莆田市消防救援支隊將大疆機場控制平臺與119接處警系統深度對接,實現警情坐標秒級同步。一旦有警情,無人機與消防車同時出動,偵察畫面實時傳輸給指揮中心和前線救援人員,輔助決策效率顯著提高。         


2024年11月,荔城區一民房起火,現場濃煙滾滾,著火點不明。指揮中心迅速調派救援力量,大疆機場的無人機7分鐘便抵達5.3公里外的現場。


借助無人機回傳的紅外熱成像畫面,指揮中心明確火勢、著火點及著火物等信息,還了解到周邊水源情況,為空地協同滅火提供關鍵支持,成功保護人民財產安全。   



無人機實時回傳紅外熱成像畫面       


創新應用,護航大型活動安全   


在重大活動消防安保方面,莆田市消防救援支隊創新運用無人機高精度測繪模塊。2025年2月26日,荔城區文峰宮“尾暝燈”民俗踩街活動吸引過萬群眾參與。


針對活動特點,消防救援支隊利用大疆機場對踩街沿線進行三維建模,劃分電子網格,標注場地和安保人員位

置,打造消防安保三維電子沙盤。

     

      為踩街沿線范圍三維建模


       定制消費安保三維電子沙盤


該沙盤融合多種標繪方式,形成動態可視化指揮平臺。指揮中心借助360°全景監測,實時掌握安保力量分布、逃生通道狀況和重點風險區域,實現“一圖調度、全域管控”。這一技術應用為大型活動消防安保提供數字化決策范例,應急響應效率提升30%以上。       


從沿海到內陸,大疆機場自動化作業方案深度融入莆田消防安全防護體系。它不僅提升應急處置能力,還開創“共建共享共治”的城市低空消防治理新模式,為莆田平安建設筑牢科技防線。

分享到:
點擊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