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機飛躍三峽庫區 航道巡檢再添利器一寸水深一寸金,航運要發展,航道必須挖潛。如何讓川江航道在新時代煥發生機?數字航道建設是關鍵。 從2008年立項,到2015年建成驗收,再到2019年長江干線數字航道實現全線聯通運行,長江重慶航道局不斷創新發展,持續豐富和拓展數字航道條件下的航道養護管理工作。近期,中國水運網以“數躍大江 航道煥新”為主題,聚焦該局在無人機綜合巡查航、通航控制河段智能指揮系統、自動收放纜浮鼓、智能視頻AI識別系統、實景三維航道等科技項目上的研究應用,深入展現長江數字航道建設發展成果。 無人機飛躍三峽庫區 航道巡檢再添利器 ——“數躍大江 航道煥新”系列報道一 9月2日,一場無人機巡檢水上應急演習在長江奉節段緊張上演。經過近1個小時的實戰檢驗,重慶航道局啟用的5臺無人機圓滿完成了近百公里航道巡航、航拍影像數據實時傳輸、滅火彈定點投擲和多救生器材定點投放、以及航標燈失常應急恢復等任務,標志著長江重慶航道局無人機巡航體系應用二期項目研究取得顯著成果,為長江數字航道建設又添一項重要的科技力量。 技術人員為無人機裝上救生設備 超長續航,賦能航道生產 演習模擬今年汛期某日傍晚,受上游地區強降雨影響,長江第N號洪峰過境重慶,江面大量漂浮物成堆連片往下游漂流,大量航道設施受損失常。 “立即出動無人機,配合航道船艇,探明柳樹灣至捲洞橋段航道運行情況,獲取洪峰過境時的航道影像資料。” “指揮中心,指揮中心,無人機飛行小組收到!”隨著一聲指令,無人機飛行小組立即啟動“油電混動多旋翼無人機”開展巡航。 據了解,該款無人機打破了電動多旋翼機在續航里程上的壁壘,未加注滿油量,便可巡航近100公里航程。另外,該無人機飛行穩定,抗風性強,載重量大,采用油電混合動力系統,由油機驅動直流發電機工作,不需要人工為電池充電。六個電動旋翼能夠提高多旋翼飛行器飛行長航性、安全性和可靠性。 長江重慶航道局副局長曹澤淵介紹,在現有長江數字航道聯通運行條件下,航標終端在碰損落水、標志船翻覆等情況下,不能第一時間發出報警信息。而無人機巡航可以及時、直觀地發現航道情況、航標技術狀況,還能提前發現漂浮物流動的方向和數量,對損壞、流失的航標進行現場拍攝,及時傳送到指揮中心的圖像,為抗洪搶險和航標恢復決策提供第一手信息。 同時,指揮中心可根據現場情況,指揮、調度船艇應急處置。各航道基地也可根據無人機回傳的影像,立即出航清除渣草、調移標位或恢復失常航標,以達到減少航標器材損失和快速恢復失常航標,確保航道暢通安全。 “另一方面,長江重慶段的航標點多、線長、分散,交通不便,補給、養護十分困難,利用無人機快速巡航,也能避免無目的巡航導致燃油消耗增加,是綠色巡航的最佳選擇。”曹澤淵高興地談到。 無人機拋投救生圈 快速準確,提升應急救援能力 “光武村一碼頭躉船失火,請指示。”油動無人機組在巡航過程中,突然發現江邊一處火災險情,立即報告給指揮中心,指揮中心第一時間下達指令:“電動無人機小組,請你們前往滅火救援。”一場無人機與火災的較量立即展開。 搭載兩枚“滅火彈”的電動無人機迅速升空飛抵失火區域上空,半空懸停,“滅火彈”隨即與吊艙分離,準確投擲到火場中心,火勢被成功控制。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無人機巡航過程中,在上溝水域發現有人員落水呼救,急需救援。 由于洪峰來臨,現場水流湍急、水情復雜,附近水域暫無船舶行駛,采取傳統的救援方式進程相對緩慢,而且江面漂浮物太多,江面搜尋盲點較多,會影響水上救援時效。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指揮中心果斷決定,利用無人機能夠快速搜尋大面積水域、迅速找到落水人員的優勢,讓其攜帶5個救生圈快速飛向溺水者水域上空,并將救生設備精準投放給落水人員。 據了解,這款電動無人機通過搭載熱成像儀,還能在夜間執行搜救任務,讓航道救助更高效、更精準、更可靠! 滅火彈滅火 科技發展,助力數字航道提檔升級 “除了航道巡航,搭載消防、救生等應急裝備,無人機還具備應急處理失常航標燈的功能。”無人機飛行小組組長、重慶航道局航標處副處長曾科偉介紹道。隨著他的指引,記者看到無人機正飛到發生異常的光武嘴紅浮上空,對該航標進行盤旋檢查,并將航標外觀圖像快速回傳到指揮中心。 通過遠傳圖像,指揮中心發現該航標標體及標燈因碰損落水發出異常報警,隨即派出無人機定點投放應急航標燈,及時恢復航標夜間助航功能,以確保行船夜間航行安全。 記者看到,失常標志船上貼有集成該航標標位名、類別、編號等信息的二維碼,當無人機利用視覺掃描設備識別到二維碼信息時,就可實現高精度自主定位追隨、動態調整飛行姿態,最終實現應急航標燈自主定點投放。 隨后,航道船緊急趕到,標體、標燈安裝到位,失常的航標及時恢復正常。 “數字航道建設應用與科技創新,改變了傳統的航道養護工作模式!”長江重慶航道局局長畢方全談道。重慶航道局自2019年啟動無人機巡航體系應用項目研究以來,經多次試驗和探索,第一階段已經取得地面站系統長江電子航道圖底圖和衛星地圖疊加顯示、數字航道系統航標信息數據實時交換等多種功能和應用。本次演習又表明油電混動無人機長航程巡檢應用、航標二維碼識別、應急航標燈和多救生裝備投放、水上迫降技術應用等第二階段的研究取得了實質成果。尤其在4G網聯無人機控制、無人機自主巡檢和二維碼自動識別技術等方面達到了國內無人機行業先進水平! 目前,重慶航道局已研發長航程油電混動多旋翼無人機、工業級電動多旋翼無人機等多種機型,均具備滿足航道生產需求的多功能多用途,能有效提高航道應急響應能力。該局還組建了專業的無人機飛行小組,全部組員均取得了民航總局無人機飛行執照。 “我們將進一步深化無人機項目研究,規范無人機隊伍建設和管理,以推動長江航道高質量發展為目標,為長江數字航道的提檔升級做出新的貢獻!”畢方全堅定地談道。 無人機定點投放應急航標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