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雨飛行,他們用無人機為救援人員提供“上帝視角”暴雨來襲,河南多地受災,救援力量從全國各地紛紛趕來馳援鄭州。 其實,還有一些救災力量,默默地操控無人機飛行,為應急管理部門提供準確及時的災情巡視情況。 他們冒著雨趕往一個個飛行巡視任務點。雖然,他們不常出現(xiàn)在百姓視野,卻也在抗災救援中默默地貢獻力量…… 河南商報記者 郭丁然 受訪者供圖 “1個小時的路走了4個小時”() 7月21日,為掌握洪澇災區(qū)災害情況和次生地質(zhì)災害風險,應急管理部國家減災中心啟動重大災害無人機應急監(jiān)測響應。 無人機小組執(zhí)行對鄭州市中牟縣韓寺鎮(zhèn)榮莊村賈魯河大堤進行巡查的任務,為應急管理部門提供“上帝視角”。 7月21日凌晨1:30左右,榮莊村賈魯河河堤潰口,村子被淹,萬幸的是村里居民已提前撤離,沒有人員傷亡。他們這次飛行目的,就是為了發(fā)現(xiàn)大堤的安全隱患。 由于飛手分布在上街、許昌等地,集結完畢后已經(jīng)是7月21日中午。集結完成后,他們隨即開始向目的地中牟縣韓寺鎮(zhèn)榮莊村賈魯河大堤進發(fā)。 “平時1個小時的路程,我們走了4個小時,到處都是水,光出鄭州市區(qū)就用了兩個小時。”王文卿告訴河南商報記者。21日下午6時許,經(jīng)過艱難跋涉,遠度無人機團隊來到榮莊村附近。 因為大堤潰口依然存在,村里積水較深,無人機團隊只能在距離河堤一公里的地方作業(yè),開始對賈魯河上下游進行巡查。 “巡查中,我們發(fā)現(xiàn)了大堤一處松動點。”王文卿說,應急管理部門隨即安排附近的搶險人員對大堤進行了加固。同時,還標注了多個災情點,這些數(shù)據(jù)都會形成帶有定位坐標的圖片和視頻資料同步給應急管理部門,可以為搶險救援和災后評估等工作提供有效數(shù)據(jù)支撐。 21日,天黑后他們進行了第二次起飛,突遇狂風大雨、隊員們在風雨中渾身都濕透了。 “正常來講我們的飛機可以抵御5級風和中雨,但當時的雨太大了,隨時都有可能炸機。”王文卿說。 結束了當天的任務,王文卿和隊員拖著疲憊的身軀在附近的小旅館住下,準備投入第二天的任務。 能垂直起降又能長時間續(xù)航,小家伙本領不小() 王文卿他們團隊使用的無人機和我們一般印象中的大疆無人機大不相同。它同時擁有垂直和水平的多個螺旋槳。 “這款型號是靈隼3VS,屬于垂直起降固定翼無人機,一架就價值近70萬人民幣。”王文卿如數(shù)家珍地向河南商報介紹。這種飛機的好處就是兼顧普通無人機垂直起降的便利性,又有傳統(tǒng)飛機的長續(xù)航特性。 單次可續(xù)航一個半小時,實時圖傳距離達30公里。在飛行的過程中還可以生成二維碼。 最新研發(fā)的5V系列,單次續(xù)航可達4個小時。多架配合可以實現(xiàn)24小時不間斷巡航監(jiān)控,在云南邊境巡防排查非法入境人員等任務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此外,前些日子的云南野象群事件中,云南省森林消防總隊就采用了遠度無人機對象群實施勘察、跟蹤,收到了良好效。 “我們今晚還是在鄭州休整,充電,可能明天就會接到去新鄉(xiāng)巡飛的任務。”7月24日晚,王文卿在電話中告訴河南商報記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