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貨來了!一篇文章讓你用好精靈 4 多光譜精靈 4 多光譜版無人機自 2019 年發布以來,已經在科研、農業、林業、環境生態監測等多個領域得到廣泛應用。為了幫助用戶更好地使用產品,我們今天針對 5 個精靈 4 多光譜最常見的問題進行解答: 1、如何提高精靈 4 多光譜的數據采集效率? 2、大疆智圖處理精靈 4 多光譜數據時,能否得到單波段的反射率值? 3、為何大疆智圖的指數圖有條紋或斑塊狀? 4、如何解讀和使用大疆智圖計算的植被指數? 5、精靈 4 多光譜重建結果文件分別是什么? 如何提高精靈 4 多光譜的數據采集效率 精靈 4 多光譜的數據采集效率主要受飛機的飛行高度、測區距離、航線和相機設置影響。在飛行高度 180 米時,精靈 4 多光譜 1 架次的采集面積約為 0.47km2(700 畝)左右,如果采集效率落后于這個數據標準,可以使用以下方式來提高效率: 1、選擇最佳飛行高度 飛行高度越低,地面采樣距離(GSD)越小,地面物體分辨率越高,看得越清楚,但作業總時長會延長。因此需要根據拍攝的對象和目的來選擇最優飛行高度。以農業作物長勢監測為例子,應該根據不同作物、不同生長階段來選擇最優飛行高度。
水稻不同生長階段的飛行高度推薦 如果不確定飛行高度對應的分辨率是否足夠,可以把精靈 4 多光譜相機模式調至 Live NDVI 模式,然后手動起飛抬升飛機,觀察在某高度下是否能清晰看到觀測對象。 同時,需要注意測區內是否有障礙物,飛機飛行高度必須高于測區內所有障礙物高度。 2、設置合適的重疊率 提高重疊率可以一定程度上優化建模質量,但重疊率過高會增加航線延長作業時間。因此我們推薦使用航向 80%、旁向 70% 的重疊率設置。 3、設置等時間隔拍照模式[1] 相機拍照模式有“等時間隔”和“航點懸停”兩種拍照模式。“等時間隔”不需要停頓,飛行效率更高。在大多數場景下,建議使用“等時間隔”拍照設置等時間隔拍照模式。 但是,在起伏大的山區,“等時間隔”可能存在同一組照片多個波段之間拍攝場景差別過大的情況,造成重建失敗。因此,如果在山區航測時,若使用“等時間隔”拍攝出現重建失敗,建議切換到“航點懸停”模式。 4、選擇靠近測區的起飛地點 飛機起飛降落地點應該盡量靠近測區,使得起降航程最短。如果測區覆蓋范圍較大,建議在測區中央區域起飛。 大疆智圖處理精靈 4 多光譜數據時, 能否得到單波段的反射率值 單波段的反射率值通常用于單波段分析、多種指數計算、基于多個波段的地物分類等用途。在不進行反射率輻射校正時,大疆智圖可以輸出單波段的 DN 值影像,和五個常用的植被指數---NDVI、NDRE、 OSAVI、 LCI、 GNDVI,但不輸出單波段的反射率值影像。 如果需要得到單波段的反射率值影像,可以使用反射率輻射校正板和大疆智圖的輻射校正功能進行轉換。以下介紹如何使用反射率板和輻射校正功能得到單波段反射率: 1、首先準備 2-3 塊已知反射率的反射率板(無品牌限制,業界通用的均可)。 2、拍攝反射率板照片,具體步驟如下:
3、精靈 4 多光譜進行正常航測作業。 4、作業結束后,在大疆智圖新建航測重建任務,并按照正常重建步驟導入航測照片,但先不進行重建。 5、進入大疆智圖“輻射校正”界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