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機為電力巡檢插上“翅膀”無人機為電力巡檢插上“翅膀” 吐魯番日報融媒體中心訊(通訊員 劉棟)吐魯番市總面積達7萬平方公里,到2022年初,吐魯番110千伏級以上輸電網發展到3100千米線路、10400余基桿塔,其中四分之三處在荒漠、戈壁灘。為了電網安全,國網吐魯番供電公司輸電運檢中心無人機運檢班默默無聞地扛起了巡檢重任。 數據顯示,自2019年以來,吐魯番電網無人機巡檢達到4500千米,累計發現安全隱患和缺陷2000余條,其中地面巡視難以發現的線路上方缺陷約占50%,大幅減少了傳統人工逐基登塔巡視所需要消耗的時間。 在無人機運檢班班長魯瑩和伙伴們的共同努力下,2020年、2021年吐魯番輸電網無人機巡檢覆蓋率分別達到58%、74%,保持新疆電網前列。2022年計劃達到80%以上,推動電網運檢智能化、科技化發展。 2019年5月,吐魯番電網首次引進8架多旋翼無人機,對輸電線路啟動無人機巡檢模式。此前,國網新疆電力有限公司專門舉辦了首批無人機培訓班。培訓歸來的魯瑩憑借一股子鉆勁,獨自一人挑起無人機巡檢項目的重擔,從項目確立、無人機租賃,到飛行空域審批、巡檢計劃安排等等,全身心地投入到這片陌生的工作領域。 功夫不負有心人。2019年,吐魯番電網無人機試點巡檢工作超額完成,各項工作流程初步規范,吐魯番“空中巡檢”逐步邁入正軌。 為保證完成年度周期巡檢計劃,無人機運檢班從起初的4人增加到8人,每人每天巡檢桿塔必須達到25基以上,春夏秋冬沒有間歇。 吐魯番屬于山間盆地,擁有沙漠、戈壁、綠洲、雪山等多種地理風貌。輸電網五分之一處在風區,2021年12級以上大風超過20次。面對時間緊、任務重等多重壓力,魯瑩幾乎沒有休過假,每天穿梭在戈壁灘上,帶領班組員工白天巡檢、夜晚研究電網缺陷和隱患。 “無人機巡檢是個體力活,一架無人機大概5公斤重,操控平臺大概3公斤,有時候要連續端2小時。最重的是備用電池箱,有10多公斤重。”魯瑩說。 在日常巡檢過程中,魯瑩不斷摸索無人機操控技巧。經過長時間探索,今年3月4日,魯瑩首次在廠家的指導下試點開展“無人機自主智能巡檢”。僅需“一鍵起降”操作,無人機便可按照既定線路廊道自主巡檢,對重要設備進行高清拍照等操作,有效避免人工誤操作導致的各類故障。 從2020年至今,魯瑩一心構建吐魯番電網智能運檢體系,探索“5G+無人機巡檢”技術,對“空中檢修”進行大膽嘗試,提出“無人機空中檢修螺栓”“一種基于無人機的輸電線路用扳手”等項目課題,帶動班組員工一同參與到創新研究中。 在應用領域方面,無人機巡檢班不斷拓寬無人機巡檢在搶險救災、保電特巡、工程驗收、線路檢修等方面的飛行頻次,為吐魯番電網建設和安全運行提供更多技術支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