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機在疫情中的作用

疫情防控.jpg

       新冠疫情反反復復,占據了各大媒體新聞的頭條,無數白衣天使挺身而出,徹夜苦戰,無數志愿者義無反顧,奔赴一線。在這場全國人民共同戰斗的疫情防控阻擊戰中,無人機在其中也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防控一線,往往由于人員結構復雜,人口密度大,部分居民防控意識薄弱,防控難度很大,不戴口罩、在樓頂或空地聚集、封閉小區翻越圍墻和柵欄的行為屢見不鮮。傳統的人工巡查,不僅需要投入大量人力,而且效率低下,難以實現嚴格封控的效果。


      無人機在疫情防范宣傳、遠程無感測溫、防護物資投遞、噴灑消毒,交通治安管理、企業生產復工等等方面,無人機“小小的身軀”有“大大的能量”。


疫情防控2.jpg


防控巡查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戰場上,無人機高空巡查成為疫情防控的新手段。無人機具有機動靈活、巡查快捷、信息反饋及時、工作效率高等特點,在巡查領域成為疫情防控的“尖兵”。無人機可以每天多次巡查各個社區、村莊以及重要交通要道,對未佩戴口罩、違規聚集的市民進行“喊話”,勸導市民安心在家配合疫情防控工作,預防傳染。


疫情防控1.jpg


噴灑消毒


運用無人機消毒具有精準、快速、高效、安全四大優點。在精準噴灑消毒方面,無人機通過GPS衛星定位,可以實現無縫隙、無重復噴灑藥物,與人工相比省時省力,提高了工作效率。據報道,全國上萬架無人機已經接入北斗高精度定位系統,按照系統生成的航點以及飛行路徑,能達到厘米級飛行精度,實現精準噴灑。


      在施藥效果方面,無人機施藥穿透性高。因為無人機作業時高度低,速度慢,在無人機旋翼向下氣流的作用下,可增強藥物穿透性。在安全性方面,無人機消毒可以避免作業人員接觸消毒液體,提高消毒作業的安全性。


疫情防控3.jpg


交通管控 遠程測溫


疫情初期,多地國省道、高速公路出入口都設有防控查驗點,對往來車輛進行人工掃碼測溫,因此很容易造成車輛擁堵。這時搭載著高清攝像頭和喊話器的無人機就可以出動,代替人工在空中進行指揮工作,幫助疏導交通。


     交警在這方面就有一個腦洞大開的創舉:他們在多個高速出入口安排了無人機懸掛行程碼飛行,喊話司機快速掃碼通過防疫檢查,大大提高了通行效率,引得全國同行紛紛效仿。


疫情防控4.jpg


遠程測溫是無人機的新“技能”。在無人機上裝載紅外熱成像傳感器,借助熱成像技術,無人機猶如擁有了一雙“透視眼”,不僅可以遠距離、全覆蓋、高效率地測出區域人群溫度或相關人員體溫,而且還可以避免大量人力支出,減少人員接觸,實現安全防控。


     對于人群聚集的區域,如火車站、集貿市場,無人機可以自動靠近人群上空,通過高精度紅外測溫儀對所有人進行在線測溫,確定有無發熱異常人員,如果發現體溫超過預設溫度人員,無人機就會報警,并通報數據信息,相關工作人員將有針對性地進行核查。


疫情防控56.jpg

醫療物資及樣本配送


在封閉管控區域,許多慢性病患者無法前往醫院,原本簡單的藥品采購變得十分困難,一旦斷藥,甚至會有生命危險。無人機可以通過無接觸的方式快速將藥品運送至患者手中,保障患者的日常用藥。


     此外,用無人機運送核酸樣本,比常規交通方式更加快速、便捷,實現各院區資源共享,為抗疫爭得主動權。


     不僅如此,無人機還可以運送病人血液制品等疾病待檢標本,幫助醫護人員提前準確診斷病情,有效縮短搶救時間,提高搶救成功率、降低致殘率和死亡率,同時疫情期間也降低了相關人員在配送時被感染的風險,為開展疫情防控工作提質增效。


疫情防控5.jpg


照明和通信保障


2020年武漢疫情期間,火神山雷神山兩座方艙醫院拔地而起,9天和12天的建成時間堪稱“奇跡”。在爭分奪秒的建設搶工中,無人機的夜間照明為保障施工進度作出了一份貢獻。


     在火神山醫院建設期間,6架照明用無人機緊急到達施工現場,在3分鐘內完成部署并升至50米左右的高空,為建設工地提供了6000平方米的夜間施工照明。


     無人機能持續照明10小時,每小時用電量僅1度左右,比傳統路燈節約80%以上的用電量,同時能抗7級風力,其優越的節能和穩定性很好地適應了醫院工地夜間施工環境。同時,相比一般的照明設備,利用無人機進行夜間照明可自由變換角度和位置,實現立體照明。


     此外,無人機還能夠作為應急基站,實現幾十公里范圍內快速、可靠、廉價的寬帶通信,在突發情況中提供通信保障。

分享到:
點擊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