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機災害救援及災后重建解決方案

一、無人機地震災害應用背景

地震具有突發性、預測難度大、而且伴隨次生災害,其不可控制因素多,預防地震十分困難。

圖片

地震會使基礎設施無法承受沖擊波導致建筑物和橋梁倒塌,交通、通訊中斷和公共基礎設施損毀,以及爆炸、瘟疫、有毒氣體等系列問題。因此盡快找到失蹤人員以最大限度地提高他們的生存機會非常重要。

圖片

無人機在地震后的救援工作中不可或缺。救援隊使用無人機識別因隧道或橋梁塌陷而無法使用的路線、識別倒塌的人口密集建筑物、搜索地震失聯被困的人員等。

圖片

四川瀘定地震發生時,救援人員就采用無人機作為空中救援先鋒協助救援。無人機通過實時監測回傳指揮中心,在瀘定縣灣東區域內發現了2名被困群眾。無人機組一邊通過喊話器讓被困群眾設置醒目標志,保存體力等待,一邊將現場相關信息同步推送給空中救援組,成功解救被困人員。除此之外,在無人機、遙感衛星的綜合作業下,結合專家研判分析,分析評估整體風險情況。

二、無人機系統方案

無人機飛行平臺+有效負載設備+前端搭建+網絡基站+指揮中心。

圖片

三、無人機地震應用場景

1. 災區巡檢

圖片

災區救援工作任務重,獲救人員安置,尋找被困人員,防止二次災害發生,掌握災區整體態勢是十分必要的。可采用無人機進行航線規劃巡檢,確保災區整體救援工作有序開展。

2. 心理疏導

無人機通過搭載喊話設備,對被困人員以及災區安置點受災群眾進行心理疏導,對有震后災害應激反應的人員進行及時的心理干預,避免悲劇發生。

3. 人員搜救

無人機搭載高清紅外變焦云臺相機進行人員搜救,發現被困人員可實時回傳地面控制端,根據定位進行位置鎖定,展開救援。對于地形復雜不好識別人員的區域,可采用紅外模式識別不同物體溫度,鎖定被困人員。

4. 物資投遞

災區物資匱乏,交通受阻,物資運輸困難,無人機搭載運輸負載裝置,可將少量物資運輸到指定區域,等待道路清理,物資抵達。

5.建筑廢墟救援

(1) 無人機搭載熱成像云臺相機進行快速人員搜救;

(2) 無人機搭載照明負載快速機動照明,輔助挖掘救援;

(3) 通過單兵設備實時將現場畫面回傳應急管理部指揮中心;

(4) 無人機進行三維模型,通過云端共享。

6.夜間廢墟救援

(1) 使用類似環繞航線對核心觀察區域進行拍照,每一張需要調整曝光,確保可以看清(夜間因光照能見度影響,手動建模重疊率需要盡可能高);

(2) 重點區域增加航線補拍,注意不要拍完全獨立的單張照片;

(3)將照片進行分析處理,開展搜救作業。

7.通訊基礎設施

日常生活中,人們通過手機和互聯網進行交流,當地震災害損壞了這些通訊基站時,人們在災區無法進行即時有效通訊,進而使得救援工作更為艱巨。無人機則可以建立臨時“信號站”,恢復災區通訊。

8. 損害評估

圖片

無人機搭載測繪相機創建災區3D模型地圖,確定災區受損情況、對損失進行估值,并為后續災區重建任務給予數據支撐。


分享到:
點擊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