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疆機場落地黃山,助“天下第一奇山”智慧護林

黃山,被譽為“天下第一奇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溫泉、冬雪“五絕”著稱,素有“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之名。黃山風景區規劃面積 160.6 平方公里,分為 6 個管理區。管理區負責實施范圍內景區的護林防火、古樹名木保護、環境保護、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和水土保持等資源保護管理工作。


其中釣橋管理片區位于黃山西部,面積 1655 公頃,轄區內護林防火、有害生物防治任務重大。

圖片黃山風景區釣橋管理區



傳統人力巡查痛點

效率低、盲區多,存在安全隱患


傳統的森林防火及病蟲害監測主要依靠人工徒步巡山的方式。林區范圍廣且山區地形環境復雜,尤其黃山陡峭山峰和峽谷較多,大部分山峰落差在 500 米以上,地面巡查費時費力,覆蓋面不全,且視野受限,存在死角盲區。巡區常年云霧多、降水多,傳統人工巡查過程中,還存在一定的人員安全隱患


圖片

林區范圍廣且陡峭山峰和峽谷眾多,人力巡查工作繁重



部署大疆機場

自動巡林,風雨無阻


為提高森林資源監測的數字化、智能化水平,釣橋管理區在 2022 年底部署了一臺大疆機場,實現自動化巡林,有效提升巡檢效率,保障人身安全。通過大疆司空 2 云平臺,管理區巡查人員可以遠程制定飛行計劃,實現無人機定時定點自動巡檢。無人機監測視頻實時回傳,有助于及時發現防火隱患及樹木病蟲害類問題。


黃山林區氣象環境復雜,年平均降雨日數 183 天,濕度大。大疆機場具備 IP55 的高防護等級,無論晴雨皆可 7×24 小時全天候無人值守作業。無人機按計劃的時間和航線自動作業,降低對飛手的依賴,緩解巡查人員的操作及管理壓力,且提高了巡查監測任務頻次,幫助釣橋管理區護林防火及病蟲害監測工作提質增效。


圖片

大疆機場部署于釣橋管理區



森林防火巡查

雙光搭配,洞察火災隱患


森林火災突發性強,對森林資源具有毀滅性破壞力,撲救極為困難。對于預防森林火災來說,早期的監測尤為重要。因此,提高防火巡查頻率、效率和精準度,及時發現高溫異常情況成為森林防火工作的重中之重。釣橋管理區通過部署大疆機場,實現常態化多架次的飛巡,針對林地大范圍區域進行晝夜防火監測,重點林區不留隱患。


圖片

防火巡查航線執行中


借助無人機高空視角、實時圖像傳輸的優勢,巡查人員在司空 2 上能全面地看到林區內各類動態信息。無人機覆蓋面積大、空間信息全面、影像分辨率高,便于對林區進行全局防火監測。


經緯 M30T 無人機具備可見光與熱成像雙光相機,熱成像相機可快速發現溫度異常點,如發現異常可通過可見光畫面確認情況,快速定位火情位置,進行現場火情偵查,并將信息回傳監控中心。


圖片

無人機可見光與熱成像同步拍攝成果



病蟲害監測

實時高效,早發現、早處置


森林病蟲害是威脅森林健康的另一大因素,被稱為“不冒煙的森林火災”,景區森林植物檢疫工作責任重大。傳統病蟲害的監測主要依靠人巡,在林區面積大、地形情況復雜的現狀下,調查效率需要得到進一步的提升。


引入大疆機場后,釣橋管理區對重點巡區進行了全面覆蓋的航線規劃,定期執行監測。無人機自動飛行并進行數據采集,發現松樹枯死、松針變色等異常時,手動接管航線,遠程控制無人機前往疑似點位,變焦查看細節,并通過激光打點定位功能一鍵記錄位置信息。


圖片

發現枯死松樹,手動接管控制無人機


無人機拍攝的巡查成果可自動上傳至司空 2 云平臺,值班人員在后臺對巡護內容進行查閱,及時發現枯死松樹信息,并將位置信息同步給地面巡護班組進行現場二次確認,對于枯死松樹進行取樣檢測和清理除治,有效提升防治效果,保護森林資源。


圖片

值班人員在司空 2 查看無人機拍攝的疑似病蟲害圖片



釣橋管理區部署大疆機場半年以來,已設置 5 條常態化巡檢航線,覆蓋約 9.61 平方公里山區,累計執行護林防火及有害生物防治巡檢任務 1118 架次,實現了森林資源的實時、動態、立體化監測,有效提高了日常管理效率。


圖片

無人機自動執行巡查任務


未來,大疆行業應用將繼續通過無人機自動化機場等智能化工具,賦能森林防火、病蟲害監測、林業資源動態監測等場景,實現智能監測、智能預警和智能防控,用科技助力智慧林業建設發展。

分享到:
點擊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