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鍵起飛、快速到場,大疆機場 2 保障化工火災救援化工園區火情突發,119 指揮中心接警后,即刻調用無人機機場起飛前突偵察。消防站樓頂的機場艙蓋開啟,無人機迅速飛往現場并實時回傳畫面,幫助指揮中心快速評估災情、部署力量……這是發生在山東某消防站的一幕真實場景。 大疆機場 2 艙蓋打開準備起飛 該園區是國家有機高分子材料特色產業的核心基地,園區內化工企業眾多,生產流程中涉及大量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的化工制品,化工火災的風險極高。一旦發生火災,對周邊環境和人員的生命財產安全會帶來巨大威脅。 化工產業園 當地消防站所負責的轄區面積較大,除核心化工園區外,還延伸至周邊城鎮。自成立以來,該站年均出警量超過 600 次,人力緊張和信息化手段的不足給消防日常巡查工作帶來新的挑戰。 為加強轄區內消防安全管理水平,貫徹落實“一短三快”初戰機制改革工作,提升消防救援人員快速、安全、高效的滅火救援能力,該消防站引入大疆機場 2,增添空中巡查力量,針對重點區域開展自動化、常態化巡防,及時應對警情。 大疆機場 2 火場初戰偵察 突破地形限制快速到場 在大疆機場 2 備防期間,園區內某工廠突發火災,火勢兇猛。該廠區內存放大量塑料、橡膠等可燃物,燃燒后產生大量有毒有害氣體。存放的危險化學品隨時存在爆炸危險,人員難以進場偵察,給救援工作增加了難度。 火災現場 接警后,處警人員迅速對機場下達“起飛”命令,艙內備防無人機 45 秒完成起飛,前往事故現場。 到場后,操作人員通過無人機高空視角觀察火勢大小、蔓延方向等火場信息,使用紅外熱成像鏡頭在濃煙中查找火點準確位置,迅速完成災情判斷,并將信息第一時間告知途中力量,同時上報支隊指揮中心,調集增援力量。 根據無人機偵察畫面確定主攻點位 救援力量到場后,需要無人機通過可見光及熱成像相機對火場進行實時監測。最大 50 分鐘續航時間的 Matrice 3TD 無人機,滿足了長時間救援需求。在火場后期階段,通過紅外相機尋找火點并持續觀察復燃點,配合地面力量開展余火清理。 使用無人機高倍變焦相機觀察火場細節 日常消防巡查 晝夜不息高頻次排查隱患 “早發現、早預防、早處理”是實現重點區域消防隱患排查的重要舉措。針對轄區內的消防車道占用、登高作業面占用、違法搭建等常見違法違規行為,大疆機場 2 通過預先創建的航線,進行全時段定點巡邏,無懼風雨,真正實現高頻次、自動化、全天候巡查。發現異常后責令相關單位進行隱患整改,形成空地一體防控體系。 大疆機場 2 日常巡防作業流 夜間,使用可見光相機和紅外熱成像相機聯動配合,無人機能有效識別航線內的溫度異常區域,提前發現隱患。 飛行任務結束后,大疆機場 2 自動將飛行數據成果上傳至司空 2 后臺整理歸檔,便于工作人員后續查看分析。備防以來,日均飛行 9 架次,累計執行任務 798 架次,任務區域覆蓋 18 平方公里的轄區范圍 ,實現了轄區巡防全域覆蓋。 建立數字底圖 掌握全局,直觀研判 部署以來,無人機機場每周自動執飛建模航線并更新底圖。結合司空 2 的云端建模能力,調用云端算力,無需高性能服務器即可將任務采集的數據生成為三維模型。目前消防站已繪制重點區域三維模型 24 個。消防人員可利用數字化底圖進行預案推演,標注作戰示意圖、風險警示圖、力量部署圖等數據,有助于直觀研判災情、可視化指揮,助力高效救援。 該區域三維模型 Matrice 3TD 無人機巡查化工園區 隨著數字消防建設的不斷深入,無人機機場為消防初戰指揮、日常防火巡查、數字化底圖建設提供全新解決方案,為拯救生命爭取時間、為指揮決策提供支撐、為救援行動提高效率。大疆行業應用也將持續堅守在危情火場一線,為科學救援、高效消防插上“科技翅膀”。 |